巴金《家》版本閒談–文史–找九宮格交流中國作家網

作者:

分類:

12月18日,由中國古代文學館、上海市作家協會、巴金舊居主辦的“美的豐盛礦躲——留念巴金師長教師生日120周年躲書展”在北京展開,展出120種巴金可貴躲書。巴金暮年曾說,“樹立中國古代文學館是我平生最后一個任務。”他把本身加入我的最愛的數千冊躲書,浩繁手稿、手札,以及15萬元的稿費捐給中國古代文學館,此中就包含20世紀30年月創作的長篇小說《家》的各類版本。

巴金的創作環球注視,20世紀30年月草創作完成的長篇小說《家》具有里程碑意義,奠基了他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的位置。1931年4月18日,《家》(初名《急流》)開端在上海《時報》連載,1933年5月,上海開通書店印行單行本第一版,問世至今已有90余年。依據國民文學出書社《巴金選集》編者統計,從第一版問世至1951年4月,《家》在18年間共印行32版次;1953年6月,巴金對《家》修正后,該書由國民文學出書社從頭排版印行,截至1985年11月的32年間,又印了20版次。正如司馬長風在他的《中國古代文學史》中對《家》的評價,它是新文學史上擁有讀者最多的小說之一。

本年是巴金師長教師生日120周年,讓我們一路走近中國古代文學館館躲中顏色絢麗的“《家》”,探尋圖書版本背后的舊事逸聞。

1933年11月第二版:見證故會議室出租交友誼

《家》的第一版本問世后很受讀者接待,被搶購一空,半年就重版了。1933年11月的第二版,刊行者為杜海生,美成印刷公司印刷,書價為年夜洋一元七角,在上海開通書店及廣州、南京、北平、漢口、長沙等地的開通書店分店發賣。

這版《家》是現存中國古代文學館巴金躲書文庫中的最早版本,由巴金親筆簽名贈給中國古代文學館。在這本《家》的最后一頁上,有一段鋼筆字題跋:“一九三四年八月二十九日和巴金同往開通,他買了此書送我,我費了三天看完了。讀完此書,我對他似乎更熟悉一點。河清 玄月一日”。“河清”是巴金的伴侶黃源的“字”,從題後記字可以看出,這是黃源一口吻看完《家》后的有感而發。后來此書又機緣偶合地回到巴金手中,在這行字旁,巴金寫下:“看到河清的字,覺得親熱。”這句話的字跡與扉頁題贈雷同,系巴金暮年字跡。當他從頭翻看這本書,睹物思人時,或許幾十年前兩人一道往開通書店買書、贈書的情形又顯現于面前。

開通書店第四版:批注保留可貴史料

巴金躲書中有一本1935年開通書店第四版《家》,封面題:“這是第四版 十版代序缺”。此書有600多頁,巴金自己在此中200多頁上留下了修正與批注手跡,這些修正陳跡成為后續版本修正的主要參考,有的修正陳跡直接表現前后版本的差別,有的修正陳跡則沒有在后續的版本中獲得印證,折射出巴金在《家》的修正、校訂與定稿經過歷程中間態的改變。更為可貴的是,書中留下隨感式的闡釋性批注,是最切近作者心坎的表達。在書的首尾空缺頁中,有良多小說中不曾準確描繪的內在的事務,好比巴金成都家的地輿草圖、覺新年譜、《家》中重要人物的輩分表、行花酒令宴席的座次表等,可以說是一份可貴的寫作“備聚會場地忘錄”。

這些罕交流有的手跡材料,不單在第一版的《家》中看不到,在后續版本中也沒有直接表現,它們是巴金以作者與讀者雙重成分瀏覽《家》時留下的,是摸索作家創作思緒的可貴一手材料。正因其稀見與可貴,巴金將該書捐贈給了中國古代文學館,中國古代文學館作為手稿類館躲一級品停止保留,后被國度文物局評定為“國度一級文物”。

修改一版特制本:精致的善本

1938年1月,開通書店正式印行了《家》的修改一版。1938年3月,“私密空間急流三部曲”第二部《春》出書刊行,開通書店為此特意為巴金裝訂了特制本送給他,此中《家》的外殼封面用的是淺褐色的綢緞面,刺繡以深褐色的五角楓葉為圖案,封面無字,只是書脊有一燙金“家”字。

《春》的外殼封面選用淺綠色綢緞面,配以茶綠色五角楓葉圖案,封面異樣無字,書脊燙金“春”字,典雅奪目。后離開了1940年4月巴金的《秋》出書了,開通書店又為《秋》做特制本,硬殼封面用的是中國傳統的龍鳳呈祥圖案,似乎是諷喻高家終將衰敗的終局。開通書店為巴金特制的“急流三部曲”版本可以說是“稀見善本”,可貴水平可想而知,現在這三部特制本保留在中國古代文學館巴金躲書文庫中。

國民文學出書社插圖本:圖文并茂,相得益彰

新文學作品在出書中垂垂構成了應用插圖晉陞瀏覽後果的傳統,如1939年開通版豐子愷繪《漫畫阿Q正傳》,丁聰繪《魯迅小說插圖》,劉幌繪《半夜之圖》。巴金的《家》也有插圖本,為國民文學出書社1962年1月北京第2版、北京第13次印刷的《家》(插圖本)。此版的文本以1953年6月國民文學出書社第一版本為藍本,參加插圖而成。中國古代文學館巴金躲書中躲有一本,巴金在扉頁先后兩次寫道:“贈濟生 巴金”“這是獨一的中文插圖本 金”。濟生是巴金的弟弟李濟生。此版《家》硬殼平裝,白色封皮褐色書脊,封面上方中心有一個白色的菱形色塊,內有一隸書“家”字,上面是巴金的手書簽名,全部design樸實慷慨,頗具特點。

該書插圖由流旦宅繪制,“流旦宅”即有名繪畫巨匠劉旦宅。在中國古代文學館向國度文物局申報的文物定級名單中,一幅“1963年劉旦宅畫曹雪芹唸書像(郭沫若題字)”與“1944年李可染畫贈陽翰笙《瀑布與牛》”“1951年齊白石畫贈老舍《蛙聲十里出山泉》”“1962年傅抱石畫贈劉白羽《湘夫人》”一路被國度文物局定為“國度一級文物”,足見其畫作之價值。劉旦宅為《家》作了7幅插圖,均采用畫家自己善於的水墨技法。

巴金自己在扉頁題注稱“這是獨一的中文插圖本”,由於題名沒有留下時光,題注何時所寫難以斷定,但是即便在那時來看也并非“獨一的中文插圖本”。在中國古代文學館唐弢躲書文庫中存有另一插圖本的《家》,為1941年8月萬葉書店出書,由費新我、錢君匋畫圖,出書于1941年的上海“孤島”時代。“獨一”的說法,或許是巴金的誤記。

經典作品加上巨匠畫作可謂如虎添翼,后來1978年外文出書社《家》、2008年噴鼻港文匯出書社《家》、2021年國民文學出書社《家》(中國古代名家名作插圖本:劉旦宅插圖本)都應用了插圖。

四川國民出書社文集版:《家》的“終極定稿”

巴金對作者修正本身的作品,不雅點非常光鮮:“關于修正作品,有人有分歧的見解,可是我保持作家有這個權力”,“假如改的欠好,讀者不滿足,可以寫文章批駁,可是誰也不克不及制止作家修正本身的作品,規則以第一版本為定本”。

《家》的修正年夜約有10次,直到1982年7月四川國民出書社開端出書十卷本的《巴金文集》時,巴金仍然在修正,但此次修改就“微乎其微”了。1984年12月,巴金在為噴鼻港六合圖書無限公司刊行的《急流三部曲》所寫的序中明白說道:“一本《家》我至多修正過八遍,到明天我才說我不再修改了。”正如其所說,后來《家》的重版再印與支出選集等,都以1982年7月四川國民出書社出書的十卷本《巴金文集》第一卷《家》為藍本。至此,巴金完成了對《家》近半個世紀的修正修訂。

“信手拈來”的印章本

在巴金捐贈給中國古代文學館的躲書中,有一本平平無奇的《家》,是國民文學出書社1988年出書刊行的一個較為罕見的版本。但掀開冊頁,就會發明它的分歧平常之處:8枚光鮮奪目的白色印章,除往1枚“中國古代文學館巴金躲書文庫”印章是文學館營業用章外,別的7枚均為巴金“名章”,計有“巴金躲書家教”印章1枚,“巴金”印章4枚,“芾甘”“李芾甘印”印章各1枚,這7枚印章都在他的躲書中呈現過。巴金有經由過程扉頁印章為圖書分類的習氣,這一頁印章非常齊備,料想或許是某一個陽光溫暖的午后,巴金悠閑地收拾本身的躲書,一時髦起,找落發中一切印章,在此書的扉頁上逐一加蓋。這般多的名章蓋在《家》上,也從正面凸顯了作者對這部作品的重視。

《家》的創作使巴金從彷徨和尋覓中走了出來,這部作品對巴金全部創作生活和人生旅行過程都有不凡的意義。《家》是以反封建獨裁為主題的作品,從它出生之日起,就如一把尖銳的長矛刺向中國幾千年的封建堡壘。數十年中,它和它的主人經過的事況了歲月的風霜雨雪,這柄長矛在作家的磨礪下加倍銳利。每一次的修正都使書的內在不竭深化,藝術日臻完善。《家》版本的演化清楚地浮現了巴金思惟軌跡和創作技能的變遷,是中國現今世文學研討範疇的一座貧礦。

(作者單元:中國古代文學館,本文配圖由該館供給)


留言

發佈留言

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。 必填欄位標示為 *